第70章 朱棣蒙圈,爷爷,你咋活着!【二合一_大明:百岁修仙者,朱元璋亲爹
笔趣阁 > 大明:百岁修仙者,朱元璋亲爹 > 第70章 朱棣蒙圈,爷爷,你咋活着!【二合一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70章 朱棣蒙圈,爷爷,你咋活着!【二合一

  “噢?”

  朱长夜眼眸挑起,来了兴趣。

  儿子重八,这么有心了?

  马皇后看在眼里,还以为老爷子迷糊,赶紧解释道:“是这样的,这不雄英最近一直往您这跑,这孩子啊,托您照顾了。”

  “所以重八也心存感激,才特地也给您老准备些东西,老爷子啊,您可不要多想。”

  自家重八在外风评可不好,虽然最近往好名声转变了,但不久前民间还有人说是暴君呢。

  老爷子刚入城那会,正是暴君名声传的最沸沸扬扬的时刻,她深怕老爷子,以为重八送东西是不怀好意。

  “送的是什么?”

  朱长夜笑了一声,问道。

  马皇后笑道:“这我可不知道,老爷子您自个拆。”

  说完,马皇后进屋拿出来了大黑箱子。

  这大黑箱子看起来有些年头了,泛着一股子古旧感,甚至有隐隐臭味传来。

  “奶奶,爷爷他咋送这个!太臭了!”

  朱雄英看的直皱眉。

  这是礼物?

  哪有人送礼物,送那么臭的东西。

  马皇后白了一眼:“雄英,臭小子,怎么说话呢?这可是你曾祖母….咳咳,反正这东西,意义非凡。”

  “是吧,老爷子。”

  这东西起初朱元璋交给她时,她也犯迷糊,直到朱元璋解释,才知道是淳皇后的生前遗物。

  淳皇后,淳皇后啊…

  对她来说是陌生,但对老爷子来说,那可是陪伴了一生的女子。

  马皇后看向朱长夜。

  就见朱长夜,此刻眸子里多了些异样光彩,是惆怅,也是眷恋。

  她从未见过如此的朱长夜,一直以来的朱长夜,都给她一种很踏实,而且从容不迫的感觉。

  但现在,就不像是个仙人,倒像个真正的凡夫俗子,有人间烟火味。

  果然。

  老爹他,没忘记淳皇后。

  若我当时病痛没挺过去后,重八会不会也这样?

  马皇后若有所思。

  而此刻。

  朱长夜从马皇后手中取过大黑箱子,喃喃道:“有心了,有心了….”

  见老爷子高兴,马皇后也放心了,笑道:“成,那老爷子您看,我去厨房给你们做饭。”

  “对了,桌上有月饼,是赶早我做的,你们饿了可以先吃。”

  马皇后说完走进里面。

  见马皇后消失,刚才仿佛被施法定身的朱瑶,恢复了自由,火速跑到桌上拿块月饼起来吃。

  而朱长夜,

  则是走到角落里,轻轻抚摸大黑箱子。

  这大黑箱子,说起来也有段历史。

  当年他总是早出晚归,在离家那段日子,长乐总说很无聊,朱长夜就给她做了这个大黑箱子。

  说是无聊就写笔记,写牢骚,然后放进去。

  很不靠谱的解闷方法,甚至可以说是无厘头,但夫人长乐却是听进去了。

  是啊~

  她听进去了。

  她总是那么信他,认为他无所不能,提出的办法从不想着质疑,而是用行动去做。

  哪怕做不到,也不会认为是朱长夜办法不对,而是自己能力不行。

  “咯吱….”

  朱长夜轻轻打开。

  里面有着几本书。

  最上面的一本,赫然写着【长乐日记】。

  朱长夜笑了一声:“长乐,你写的日记也太多了。”

  “这下好了,你总是念着要看我的日记,你没看到,结果让我给看到了你的日记。”

  “重八他啊,我打小带他到处玩,果然你我之间问题,他也总偏向我,不帮伱藏日记,而是给了我。”

  朱长夜说完,徐徐打开日记。

  他看的很认真。

  一字不漏。

  就像是回到那个少年时代,从那株桃花树下,又一次认识了她。

  当看完之后,已经是过去半个时辰了。

  看完整个日记,朱长夜感慨万千,同时也越发确定,自己要去地府寻她。

  之前马皇后说过,

  长乐给重八托梦了,也给老大老二托梦,若灵魂转世,是不可托梦。

  唯有还在地府,才有可能。

  轻轻的。

  朱长夜把日记都给放好,随后往天云观外面走去。

  他这会感知到一股熟悉的气息,要去见见。

  ……

  今日。

  是中秋节。

  同时也是朱棣,最后一天留在应天府的日子。

  今天过了,赶明他就要回北平。

  下次来应天府,不知何年何月。

  趁着离开之前,朱棣想着要来拜最后一炷香,保佑自己往后征战胜利。

  “孩子,烧香呢。”

  这时,旁边响起一位老翁的声音。

  朱棣看了过去,笑道:“老人家,你也烧香呢?”

  朱长夜笑着点头:“算是吧,你有什么愿望想向城隍爷许愿的?”

  朱棣微微错愕。

  这老人家,打听那么多?

  “保佑….身体安康吧。”

  朱棣随口敷衍。

  今日他是穿着便装出来,整个人除了多出些许贵气,和平常百姓没什么不同。

  朱长夜深深看了他一眼,旋即又看向城隍爷:“觉不觉得,那城隍爷和咱圣上有点像?”

  朱棣闻言,也是看向城隍爷神像,有些感慨:“是啊,很像,我总觉得在哪里见过,但又想不起来。”

  这话是真的。

  这城隍爷和爹长得太像了,以至于朱棣都认为,是不是天云观在讨好老爹?刻意把城隍爷弄成这样?

  “他呀,是圣上亲爹。”

  朱长夜再次开口。

  轰!

  此话一出。

  错愕!

  迷茫!

  震惊!

  朱棣瞪大眼睛。

  这话就像是水滴落于湖面,荡起阵阵涟漪。

  他以前总觉得城隍爷自己见过,可想不起来,这种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,很是头疼。

  现在经老人家一提醒,他想起来了!

  是明仁祖朱世珍!

  以前他扫墓的时候,也看过爷爷朱世珍画像,但由于每次只是扫墓才看一眼,记忆不深。

  现在这城隍爷神像,与记忆里爷爷画像结合,最少有一半相似度!

  “这….怎会如此!”

  “城隍爷怎会是太上皇!”

  对于这个从没见过面的爷爷,朱棣是没有多少感情,但现在听到还是无比震撼。

  为什么啊?为什么太上皇会出现在这?

  “吓到了吧?”

  朱长夜笑容满面看着他。

  朱棣深吸口气,脸色越发凝重,他突然觉得眼前老人很不简单。

  明仁祖的画像,几乎只有皇室中人才知道,他是怎么知道的?

  “是….是啊,吓到了。”

  朱棣讪笑道:“不止是城隍爷神像吓到了,老人家,您也吓到我了。”

  “敢问,您是何人?”

  朱棣待人总是很谨慎,自己身份或许远超这老人家,但在对方身份明朗之前,他是不敢以身份压人的。

  “我?我就是他,也是你爷爷。”

  朱长夜徐徐开口。

  朱棣嘴角抽搐,眼皮疯狂跳动:“老人家,您老可莫要开玩笑。”

  朱长夜笑道:“是吗?那你再看看。”

  朱长夜说完,右手一挥。

  自己那掩饰的面容露出真容,与上方那城隍爷神像,一模一样。

  也与那明仁祖画像,有五成以上相似度。

  说是五成,是因为这时代没有照片,朱元璋只能凭记忆回忆起自己老爹的容颜,然后让画师画下。

  这就缺少精准度了。

  再加朱元璋,也上一次老爹朱长夜还是几十年前,这几十年过去,人的容貌怎么会没有变化?

  “这,这!”

  朱棣看着朱长夜,又看向城隍爷神像。

  来回不断看。

  终于确定是一个人。

  瞬间。

  瞪大眼睛。

  满眼不可思议。

  “怎会如此,怎会如此!?”

  朱棣想不明白。

  城隍爷怎么会出现在这。

  难道说,这是江湖上的戏子,用变脸在耍自己?

  “还不信?”

  朱长夜仿佛知道了朱棣心声,笑着问道。

  朱棣深吸口气,凝重道:“老人家,您老别开玩笑了,是不是您戴着伪装面具?”

  他还是不信。

  朱长夜没有回答,只是右手一挥,朱棣整个人瞬间不可控制的腾空起来。

  “什么,这!!!”

  朱棣瞪大眼睛,不敢置信。

  自己怎么会浮起来?

  难道说,眼前这老人家真是城隍爷?

  是!

  肯定是了!

  只有城隍爷才有这种手段,而根据城隍爷所说,他就是自己爷爷。

  这岂不就是说,自家爷爷就是城隍爷!

  等等!

  最近雄英一直往外跑,说是仙人要教他修炼,该不会也是眼前这老人家吧?

  我的天!

  朱棣好似想明白一切,越发的震惊。

  “这下,信了?”

  朱长夜再次笑问道。

  朱棣下意识点头:“信了,信了信了,城隍爷,您老赶紧把我放下来。”

  朱长夜翻了翻白眼:“我是你爷爷。”

  朱棣嘴角抽搐。

  张张嘴,想喊出那句爷爷。

  可话到嘴边,却无比艰难。

  他打小就没见过朱世珍,从没喊过这一个称呼。

  这都一大把年纪了,突然冒出个爷爷,有点难以开口。

  哎…

  这叫什么事儿啊?一把年纪爷爷跑出来了。

  朱棣整个人都麻了。

  酝酿许久,

  朱棣才僵硬道:“爷….爷爷。”

  “对咯。”

  朱长夜满意点头,徐徐放下朱棣。

  再次回归地面,朱棣心里才感受到那股子踏实感。

  在看周围。

  香客依旧很多。

  但周围行人,对刚才他浮空的行为视若无睹,甚至有人还排在他原来位置。

  朱棣眼眸闪烁:“爷爷,这您做的?让他们看不到?”

  有了第一次喊爷爷,第二声也就显得熟络许多。

  朱长夜点头:“不错,有些事情,终究不能让凡人看到。”

  “凡人?”朱棣愣了下,旋即大喜道:“爷爷,您老真是那仙人啊?救了雄英,也救了皇后娘娘?”

  朱长夜笑着点头:“不错,下山及时,刚好就救了他俩。”

  “话说回来,你要回北平了吧?”

  朱棣点头:“不错,明日便回。”

  朱长夜想了想,开口道:“孩子,北平就交给你守护了,至于应天府这边,有爷爷和你爹,还有太子雄英他们守护,你大可放心。”

  这番话,是朱长夜在暗示朱棣。

  自己是站在雄英这一边。

  历史上曾孙朱雄英死了,朱允炆继位,然后由于朱允炆操作不当,使得朱棣反了,发动靖难之役。

  那是一场,朱家子孙互相屠杀的局面。

  有关于那场战争,大多数人说是朱允炆逼的,也有一小部分人,认为朱棣本来就有野心。

  朱长夜不去想那么多,不管是朱允炆逼的也好,朱棣有野心也罢,他身为朱家老祖,是不想出现朱家子孙互相屠杀那样的局面。

  所以,

  他出来了。

  告诉朱棣,自己是他爷爷。

  仙人爷爷。

  而且还站在朱雄英这边。

  古代迷信,一位仙人的分量弥足巨大。

  而且他也不是那些假仙,是真仙,站在朱雄英这边,那么哪怕朱棣有野心,也得把自己的野心给压下去。

  而只要朱雄英成功继位,朱棣没野心,那么未来朱家子孙,又怎会互相屠杀?

  所以他趁着朱棣即将返回北平,特地出来,以老祖宗的身份出来,与他相见。

  他不是故意偏袒朱雄英,冷落了孙儿朱棣,只是朱雄英是大统,他上位是理所当然,朱棣有野心,那最好是压下,朱棣喜欢就当个北征王爷,征战蒙古。

  不喜欢征伐的话,那就当个闲散王爷,安度一生。

  “哎呀,有爷爷您老在,应天府断然是固若金汤。”

  朱棣笑道。

  朱长夜道:“但愿是如此,对了,你还没吃饭吧?今儿中秋节,要不就在爷爷这吃?”

  朱棣摇头:“爷爷,不了不了,家里内人还等着我回去。”

  朱长夜笑着点头,表示理解。

  “爷爷,您这事….”朱棣想了想,认真问道:“爹他老人家,知道吗?”

  朱长夜回道:“或许知道,或许不知道。”

  他卖了个关子。

  “走吧,陪爷爷走走。”

  “从小爷爷就没抱过你,也没看过你长大成人,都陌生得很,咱爷孙两得多谈谈话。”

  朱长夜笑着开口。

  朱棣闻言,尽管心中有那股子怕长辈的念头在作祟,想早点离开。

  但爷爷都这么说了,只能是点头跟随。

  他和朱棣聊了很多。

  朱棣也从其中明白了爷爷的意志,爷爷不希望朱家子孙互相屠杀,一旦互相屠杀,爷爷会出来制止,除此之外都不会管事。

  只有朱家子孙互相屠杀,是他的禁区。

  半个时辰后。

  朱棣眼见天色不早,赶紧是告退离开。

  他这把年纪了,突然冒出来个爷爷,而且小时候从没见过,没有感情,对他来说没有惊喜只有惊吓。

  朱长夜也没留他,只是给他拿了几个平安符护身。

  这平安符有他的法术在,有时候能护朱棣地周全。

  等朱棣走后,

  朱长夜寻思马皇后应该做好饭了,便徐徐往天云观后院走去。

  然而,就在这时。

  噗噗噗…

  一个蹴鞠,咕溜溜滚到一边。

  滚到了朱长夜的脚边。

  很快。

  一个外表超可爱,五六岁左右的小女孩,跑了过来。

  如果多观察这个小女孩就会发现,这个小家伙的表情有一些些呆,像是智商低下人群常有的那种神态。

  小女孩看着皮球,又看着朱长夜。

  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。

  她不敢去朱长夜脚边捡。

  模糊的记忆里,依稀记得娘和她说过,不能靠近其他大人太近。

  朱长夜看着她,若有所思,而后轻轻把蹴鞠踢到她的脚边。

  “孩子,回去吧。”

  朱长夜挥挥手。

  小女孩冲她甜甜一笑,鞠了一躬,而后这才美滋滋抱着蹴鞠离开。

  朱长夜并没有就此走远,而是缓缓跟在小女孩身后。

  很快。

  小女孩来到一处角落,这里没什么人来,倒是李晴晴在这里。

  “你回来啦,咱们继续玩!”

  李晴晴没有前几日失去奶奶的阴霾,对小女孩以笑容示之。

  真的没有吗?

  怎会没有,只是她看到和自己有差不多经历的人,心生认同,想陪她玩一下。

  小女孩闻言,没有开口。

  或者说她不会开口,只是点点头,然后和李晴晴玩起了蹴鞠。

  玩了足足一刻钟,李晴晴这才注意到朱长夜在看她们,顿时停止玩蹴鞠,并且向朱长夜跑了过去。

  “城隍爷大人,我….我只是陪她玩一会。”

  李晴晴有些害怕。

  奶奶走了,家里只剩她一个人。

  前些天,城隍爷说她可以在天云观生活,李晴晴对此并不怎么开心,这是寄人篱下,没有家的感觉。

  但还是很感激,同时也很珍惜。

  如果没能在这里生活,李晴晴不知道自己这一个孩子,能在外面活多久。

  甚至都没有未来了。

  所以她很珍惜在天云观生活的机会,也诚惶诚恐,害怕因为某些事城隍爷讨厌她。

  “没事。”

  朱长夜蹲身,揉了揉李晴晴小脑袋。

  “晴晴,看来你这是交了一个朋友。”

  温和的笑声响起。

  言语后,朱长夜看向那个很可爱的小女孩,随后走向了她。

  “孩子,你叫什么?”

  小女孩没有说话。

  她不是怕朱长夜,她看到朱长夜和李晴晴很熟悉,已经确定朱长夜不是坏人。

  她很想说话,但她….似乎不知道自己的名字,不会说自己的名字。

  小女孩好奇的看着朱长夜,她对朱长夜的存在感到好奇。

  “小涵,小涵….”

  后面有焦急的熟悉声音传来。

  一个年纪在二十上下的妇人,跑了过来。

  她冲过来一把抱住小女孩,眼中泪水止不住的流下来:“你怎么跑这里来了?娘一直找你找不到,你知道娘多着急吗?”

  言语的语气充满责备,但是她脸上的表情却真实表达了她的情感,担忧,害怕,还有找到小女孩的如释重负。

  李茹是一个人拉扯着女儿。

  她被一个负心人骗了感情,在生下来孩子之后,那负心人就偷走家里所有的钱去赌博,并且抛弃了她们。

  负心人要男孩,女孩他不要。

  原本负心人还有点良心,看她娘俩辛苦,每月还会给她们一点钱,说要养大女儿给他送终。

  但是女儿两岁时,在该说话的年纪却迷迷糊糊,去看过大夫才知道胆子有问题,天生智力缺陷。

  那负心人得知以后,噩梦来了。

  他直接彻底的消失了,他们之间最后的一点联系没了。

  李茹那段时间很痛苦,她没什么本事和能力,挣钱养家极为辛苦,根本负担不起独自抚养女儿的重担。

  尤其是她还有一个身体不好的母亲,这让她很绝望,一度想要轻生,只是这个想法,她也就是想想罢了。

  她不能死,她死了母亲就没人养了。

  她打小也只有母亲,是母亲含辛茹苦养她,才有现在的她,她内心十分自责,原本她嫁人生子应该给母亲好生活,结果却是嫁妆被对方骗走,也嫁错了人,什么都没有了。

  一次次的打击,

  让李茹几乎要崩溃,但是李茹每次看到女儿的纯真笑容,她就很开心,多苦多累,都咬牙坚持下来。

  今天小涵生日,李茹特地不去纺织,向大老爷请了一天假,带女儿出来玩,而在她在附近买东西的时候,女儿不见了。

  她找了很久,才终于找到了女儿小涵。

  此时,

  这个人们不怎么来的天云观小角落,有哭声在荡。

  那是一个娘找到女儿后,那喜极而泣的哭。

  “小涵,以后不许乱跑,知道吗?娘怕找不着你。”

  李茹柔声嘱咐道:“你呀,一定要跟在娘身边,知道吗?”

  她不管女儿听不听得懂,李茹依旧孜孜不倦地重复说着这些话,说了三四遍。

  随后李茹起身,牵着女儿的手。

  “小涵,走,我们回家,娘给你买了你爱吃东西,回去就给你做。”

  说话间。

  李茹带着女儿,向着外面走去。

  她丝毫不知道,在刚刚站着的地方,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她。

  “一个可怜的坚强女子。”

  温和的声音,在这个小角落中荡开。

  朱长夜注视那远去的背影。

  “不是一个完美的女人,却绝对是一个完美称职的娘亲。”

  他低喃。

  与此同时。

  朱长夜手中有功德光芒腾起,指尖跳跃着光斑。

  俄顷间,光斑带着微光飞向远处,向着那可爱的小女孩儿落去,没入其身体。

  做完这一切。

  朱长夜脸上有笑容浮现。

  身处于城隍爷位置,注定是要看到很多死亡。

  善,恶,苦,甜…

  人的七情六欲,也都是城隍爷要经历的。

  有些城隍爷,面对小涵这事情,会选择漠视。

  不是冰冷。

  而是这种事情世间太多了,这也帮一个,那也帮一个,地府规则如何维系?

  而朱长夜的选择是,能帮就帮一个。

  毕竟他的随手而为,可能是某个家庭的起死回生。

  至于同僚问自己坏了规矩…

  那朱长夜也不在意,他修的是道家心法,讲究随性而来,自己喜欢,那就去做了。

  仅此而已。

  “晴晴,你交了一个朋友开心吗?”

  这时,

  朱长夜看向李晴晴,笑容满面,道了这么一句话。

  李晴晴重重点头:“开心!希望她以后还来!”

  她直言不讳,眸子真挚。

  …….….….….…

  另外一边。

  光没入小女孩的脑子,慢慢的散开,小女孩身子抖了一下,她回头看向那个小角落,看到了那里看着的人,正微笑的看着她,笑容很温柔。

  小涵眨了下眼睛,那里的人不见了。

  她歪了下小脑袋。

  在看了一会儿后,她收回了视线,跟着娘回到了家里面。

  “小涵,你先在家里或者外面附近玩玩,娘去做饭。”

  李茹笑道。

  而后,她提着买来的一些菜走进灶房。

  家中有一个头发发白的老人,从房间中走出来:“你们回来了啊。”

  李茹笑着点头:“娘,回来了,我去做饭,等会就能吃了。”

  “好,好…”李茹娘亲笑着点头,她看着女儿忙碌的身影,眼中有愧疚之色。

  她心中有叹息。

  因为早年那些大老爷给很多活做的原因,她身上落下了一些病根,现在她做不来太重的活,这让本来就辛苦的女儿越来越辛苦,要照顾她,还要照顾小涵。

  接下来,

  李茹娘亲看向那边小脑袋微微点动,昏昏欲睡的小涵。

  “乖孙女,乏的睡了吗?”

  李茹娘亲坐到小涵身边,笑道:“应该是玩累了,躺一会儿,等下奶奶叫你起来。”

  小涵回到家后,就感觉眼皮很重。

  她倦意席卷上来。

  这一觉,她睡得很熟,嘴角微微扬起,睡梦中她看到了很多过往的记忆。

  李茹的脸庞出现,在认真教导她第一次拿筷子吃饭,不管几遍都在教导,还有教导喝水、拿东西…

  太多的画面。

  小涵在睡梦中眼睛由呆,慢慢变得明亮,不像是一个智力低下的人才有的神色。

  她记下了很多娘疼她的画面,还有语言。

  “小涵。”

  就在这时,她听到了熟悉的声音,在轻轻呼唤着她。

  小涵睁开双眸,看着娘正从灶房里走出来,扎起来的头发有几缕发丝跑出,显得有些小凌乱,额首间还有做饭留下的汗水。

  “小涵起来了,娘给你做了很多好吃的。”

  李茹微笑。

  桌上的菜并不丰盛,三碗饭,一盘菜。

  仅此而已。

  而这已经是她们家最丰盛的时候了,有时候,家里都要干吃白米饭。

  甚至有时候,逢到大老爷有事出去一趟,李茹没活计做没钱拿,回来还得饿一天。

  “娘….娘,….”

  小涵看着李茹,眸子里有泪水闪下,。

  她口齿说话不是很清晰,但是却能让人听出大概意思。

  小涵在梦中看到了很多娘亲辛苦的画面,很想哭,里面有好几次她不听话,惹得娘急哭了,是一个坏孩子。

  此刻。

  话音落下。

  李茹呆滞。

  她怀疑自己幻听了:“小涵,你….”

  眼泪在这一刻,又不争气的滑落了,她听到了什么?

  女儿在叫她娘!

  李茹颤抖。

  多少个日夜,她教导女儿这两个字,但是女儿都不会说,女儿到现在五岁了,一句话都没有说过,让李茹无比心疼。

  这是智商低下的原因,那些大夫都没说错,不过李茹没有放弃。

  智商低下,但是她相信教多了女儿肯定会说。

  而且….这是她的女儿,怀胎十月生下来的,怎会抛弃?

  更甚至,李茹已经做好女儿一辈子没叫娘亲的打算。

  可现在!

  她听到了女儿在喊她娘。

  “娘,我让你伤心了。”

  “对不起,对不起。”

  小家伙奶声奶气道,随后抱住李茹的脖子,哇的一声哭了出来。

  李茹激动的神情一愣,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,小涵在…跟我道歉?她懂得道歉?

  她有些不敢置信:“小涵,你说什么?”

  “娘,我不笨,我已经好了。”由于第一次开口,小涵说话不怎么流利。

  不过,

  她还是努力的说着每一个字,口齿有点不清晰,但是李茹听清楚了。

  她也彻底呆住了。

  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,看着女儿梨花带雨又认真的脸蛋,这一刻,她居然有种错觉,女儿似乎智力不在低下,是正常人!

  不!

  不是错觉!!

  感受着女儿的怀抱,女儿的哭泣声,她知道这不是错觉,这是真的!

  这一刻,

  李茹欣喜若狂,即使她想不明白女儿,为什么突然就像个正常小孩子一样,睡一觉就“病”好了,这太不可思议了,但是这一切不重要了。

  “小涵不笨,你在娘心里,一直都是最厉害的,现在是,以后也是。”

  李茹抱着女儿,她不想去想那么多,她现在只知道一点,女儿好起来了,这就足够了。

  这一刻,李茹眼泪不停的流下来。

  怎么也止不住。

  她抱着女儿哭,越哭越大声。

  一直以来她的压力太多了,她担心女儿将来,也担心自己哪一天坚持不住,她也倒下,家里要怎么办?

  她一直强撑着,每天都带着微笑,就怕母亲看到会担忧,她每天都在坚强面对一切。

  他很想哭,大声的哭,只是她不敢。

  害怕哭了就是软弱,家里还需要她。

  现在她再也坚持不住了,大声的哭了出来。

  如果说之前在天云观,她的哭是为了女儿,那么现在的哭,是为了自己。

  也为了整个家。

  一旁端着菜,目睹了这一切的李茹母亲,眼中亦是有泪流出。

  “一切都会好起来,一切都会好起来。”

  她低声念着这些话。

  这间不大的屋子,三道哭声响起,明明是哭声,但是却洋溢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。

  ……

  天云观中。

  正在陪孙儿儿媳吃饭的朱长夜,似乎心有所感,举目眺望远方,脸上有温和的笑容。

  “看来,已经睡一觉醒过来了。”

  他脸上有温柔的笑容浮现,看向远方天空,云皑皑飘动,晴空湛蓝。

  其口微动,有淡笑声传出。

  “命运苦痛,但是终有一天会苦尽甘来,那一刻将是海阔天空….”

  ……

  “太不可思议了!”

  李茹母亲惊呼。

  在小涵会说娘,又会表达歉意时,她们很开心,在喜悦中给一家人高高兴兴吃顿饭。

  之后她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缓和,心情也有了丝丝平复,她们开始询问小涵的情况,并且有了现在的算术测验。

  而这测验结果,让她整个人呆住了。

  不只是她。

  李茹看着坐在桌子边,会简单数数的女儿,一脸不敢置信。

  “真的好了….”她低喃。

  旋即,李茹犹豫了一会,开口道:“小涵,你可知道,你为何身体好起来了?”

  “是一个爷爷帮的我!”

  小涵点着小脑袋,口中倒出这么一句话。

  李茹,李茹母亲皆是没抱期待。

  小家伙终究只有五岁,还不怎么记事,她们原本就没打算问出来什么,问也只是单纯的心里好奇罢了。

  只是让她们惊愕,小家伙竟然知道她身体好起来的原因!

  一个爷爷帮的?

  李茹急忙问道:“那位爷爷,他在哪里?”

  她脸上的疑惑,从一开始到现在都没有减少,反而变得更多了。

  能帮一个智力缺陷的孩子,恢复智力,这得是何等高人!

  闻言。

  小家伙奶声开口:“爷爷,是在刚才那个道观里!”

  “道观?”李茹母亲疑惑:“天云观?”

  小家伙不断点头。

  李茹惊喜,果然那家天云观很灵。

  她以前也拜道观,只是没有拜过天云观,最近听说天云观许愿特别灵验,所以才带着女儿过去。

  下一刻,李茹再次问道:“小涵,你可知道,那位爷爷什么样子?”

  闻言,

  小家伙小脸露出回忆之色。

  “老爷爷他,长得很和蔼?”

  她如实说道。

  听到这话,李茹和李茹母亲都是苦笑,这个等于没说。

  而后,

  小家伙小手指着黑色桌子:“老爷爷衣裳是黑色的,很好看….”

  这也还是笼统。

  李茹打算明天,再带女儿去趟天云观。

  就碰碰运气,看能不能碰到那位老爷爷。

  若没碰到,

  就继续拜下城隍大老爷,毕竟,若不是去了趟天云观,女儿又怎么会好。

  ….….….…….…

  与此同时。

  皇城,户部。

  户部主事送了一封加急奏疏过来。

  户部侍郎傅友文有些不解,按道理来说,奏疏都该先送到殿阁,可为什么却送到户部来了?

  “怎么回事?”傅友文蹙眉问道。

  那年轻的户部主事道:“回大人,是巡视淳安左佥都御史的账簿册子,要你过目清点一下,无误后交给圣上。”

  “方田?”傅友文心微微跳了跳,这个县怎么这么熟悉?好似前几天听过一般。

  容不得他多想,有一个户部主事走来。

  “大人,这是一份来自宁波右佥都御史的账簿册子。”

  有户部官员,递着账簿册子过来。

  傅友文浑身像是触电一般:“也是让本官清点账目,交给圣上?”

  “对!”那户部主事回道。

  傅友文吧嗒一下,手中两份账簿,居然同时落地!

  他有些失态了。

  随后赶紧打开。

  来自方田的奏疏上写着:兹查方田修建新安江造册百姓一千三百人,耗费工钱三万七千两,耗费大石、夯土、木材….合计七万四千余两….实际参与修建新安江工人三百六十三人….大石、夯土、木材等皆以次充好…

  嘶!

  吃空饷、以次充好!

  傅友文眼睛渐渐瞪大。

  这些人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吗?以为天高皇帝远,皇帝就查不到?

  等等!

  傅友文霎时间打个寒颤!

  当初老爷子专门挑出了方田县的账簿,让都察院去查.…不对!不止方田县的,还有宁波卫的!

  傅友文忙不迭颤抖的拿着另一封账簿奏疏,都察院御史台白纸黑字上写的清楚明白,宁波卫….也腐败了!

  这两地的账簿都存在严重造假,切合实际账务支出的少之又少。

  看到这里,傅友文心惊肉跳!

  当初他认为老爷子,是在随即抽调各地账簿进行排查。

  如果真是随机抽调,那么为什么老爷子找出来的两个账簿,都这么巧合的出了问题。

  这还是巧合吗?

  如果不是巧合,那就是老爷子.…天呐!老爷子眼睛何时变的这么毒了?就看了一眼!他就随意瞥了一眼,就知道这两地方的账簿出问题了?

  还是说,老爷子背后真有高人指点?

  那这高人得多厉害,隔空都能帮老爷子,把吃空饷的地方给揪了出来。

  傅友文开始大口喘气,眼睛也缓缓瞪大,有些瞠目结舌,显然震惊的不轻。

  要知道,就算让他户部派十个吏目,连天加夜的排查,恐怕没有一两个月,都未必能找出哪些地方的财政账簿是出问题的!

  老爷子究竟用了什么逆天的仙法,才能做到一眼辨别出假账?

  傅友文急忙拿着两个账簿,眼眸里阴暗不明,快速朝皇宫奔去。

  朱元璋正在批着奏疏。

  他眉宇拧的很高。

  最近,各地方的灾情似乎更加严重起来。

  虽然从那些蓉城被杀的奸商府邸上,吃进来十几万两白银,还有试收商税收起来的钱。

  但这些钱,未必能应付掉整个大明地方灾情!

  作为大明的主宰者,这个国家,有太多的事需要朱元璋一个人去扛着了。

  似乎想起什么,朱元璋微微笑了笑。

  也不是咱一个人抗,咱爹,现在不是也时不时能帮着咱了么。

  想到那还在天云观的老爹,朱元璋笑的很开心。

  他揉了揉酸胀的腿脚。

  朱元璋有风湿,有时候坐的久了,会有些疼痛。

  “年纪大了,也不知道能活多久,得尽早找时间和老爹见面了。”

  朱元璋低喃。

  心中那颗见老爹的心,越来越强烈。

  当年没能见到爹娘,这是他一生的遗憾,现在老爹活了,他不想死之前都没见过。

  摇摇头,不再多想。

  朱元璋起身走了两圈,刚准备继续批阅奏疏。

  大殿外,傅友文便冒着风雪从远处而来。

  朱元璋背着手站在大殿门前,屋内盆火烤的很旺,可屋外却寒冬刺骨。

  朱元璋也不嫌冷,就站在门扉前。

  “陛….陛下,出大事了!”

  傅友文急促走到朱元璋身前,一个踉跄,差点没摔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w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w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